卑靡
成語(Idiom):卑靡(bēi mǐ)
發(fā)音(Pronunciation):bēi m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卑微而頹喪。
詳細(xì)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形容人的地位低下、情緒沮喪,失去斗志。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在困境中失去信心、意志消沉的狀態(tài)。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昭公十四年》:“魯人有卑者,衣裘敝,食粥。公問其故。對曰:‘我聞君仁而民卑,故也。’公曰:‘人有卑者何?’對曰:‘夫卑者,卑志而卑行也。’公曰:‘卑志而卑行者,何謂也?’對曰:‘夫卑志者,志卑而行卑也;卑行者,行卑而志卑也。’公曰:‘卑志而卑行,可謂卑乎?’對曰:‘夫卑者,卑志而卑行也;卑行者,行卑而志卑也。故曰:卑志而卑行,可謂卑矣。’”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由形容詞“卑”和動詞“靡”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因連續(xù)失敗而感到卑靡不振。
2. 面對挫折,我們不能卑靡不振,應(yīng)該堅持下去。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卑靡”與“卑微頹喪”聯(lián)想在一起,形象地表示一個人在困境中失去信心、情緒低落的狀態(tài)。
延伸學(xué)習(xí)(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xué)習(xí)其他與情緒、斗志相關(guān)的成語,如“斗志昂揚”、“士氣高昂”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xué)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xué)生:他考試沒考好,感到很卑靡。
2. 初中生:她在比賽中輸了一場,變得卑靡不振。
3. 高中生:面對困難,我們不能卑靡,要堅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