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梁冠
基本解釋
古代一種有五根橫脊的禮冠。即進賢冠。《后漢書·法雄傳》:“ 伯路 冠五梁冠,佩印綬,黨眾浸盛。”《晉書·輿服志》:“進賢冠,古緇布遺象也,斯蓋文儒者之服。前高七寸,后高三寸,長八寸,有五梁、三梁、二梁、一梁。人主元服,始加緇布,則冠五梁進賢。”《宋史·輿服志四》:“一品、二品冠五梁,中書門下加籠巾貂蟬。” 明 王世貞 《觚不觚錄》:“見上由東階上,而大璫四人皆五梁冠祭服以從。竊疑之。”
成語(Idiom):五梁冠
發音(Pronunciation):wǔ liáng guā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品德高尚,具有德才兼備的能力和卓越的才能。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五梁冠是由“五梁”和“冠”兩個詞組成的。其中,“五梁”指的是古代官員的頭冠,是一種象征地位和權力的裝飾物;“冠”指的是戴在頭頂的帽子。五梁冠這個成語原本用來形容官員的頭冠高大華麗,意味著官員品德高尚、能力卓越。后來,這個成語逐漸引申為形容一個人德才兼備,能力出眾,具有卓越的才能和領導才干。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五梁冠常用于褒獎和贊美一個人的品德和能力。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工作、學習或其他方面表現出色,具有出眾的才華和領導能力。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道德品質高尚,為他人樹立了良好的榜樣。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五梁冠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官員服飾。古代官員的頭冠分為不同等級,其中最高等級的頭冠被稱為五梁冠。五梁冠是由五根梁條組成的,形狀高大華麗,象征著官員的高貴地位和權力。隨著時間的推移,五梁冠逐漸成為人們對官員的稱贊和褒獎的象征,后來也被引申為形容一個人的品德高尚和能力卓越。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五梁冠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工作中表現出色,成為了公司的五梁冠。
2. 她的才華和領導才干使她成為了學校的五梁冠。
3. 這個項目的成功離不開團隊成員的共同努力,他們都是五梁冠。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來記憶五梁冠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戴著高大華麗的頭冠,代表著他的品德高尚和能力卓越,就像五梁冠一樣。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想進一步學習中國的成語和俗語,可以閱讀相關的成語詞典或參考相關的學習資料。還可以通過閱讀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了解更多有關成語的使用和背后的文化內涵。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在班級里幫助其他同學,是我們班的五梁冠。
2. 初中生:她是學校的學習委員,負責組織各種活動,是我們學校的五梁冠。
3. 高中生:他在學校的科技競賽中多次獲獎,是我們學校的五梁冠。
4. 大學生:她在大學期間擔任學生會主席,為同學們做了很多貢獻,是我們學校的五梁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