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厭聞飫聽(yàn wén yù tīng)
發音(Pronunciation):yàn wén yù tī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厭惡并拒絕聽到、聞到的事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厭聞飫聽是由《左傳·僖公五年》中的一句話演變而來。原文是“僖公厭聞飫聽,故使子思教之”。意思是齊國的僖公厭惡聽到和聞到不好的事情,所以派子思去教育他。成語“厭聞飫聽”引申為厭惡并拒絕聽聞不好的事情。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人對不好的事情或消息的態度,表示厭惡并拒絕接受。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左傳》記載,齊國的僖公厭惡聽到和聞到不好的事情,他派子思去教育他。這個故事中的“厭聞飫聽”成語就是從這句話中演變而來的。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由“厭聞”和“飫聽”兩個動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那些負面的新聞厭聞飫聽。
2. 她厭聞飫聽任何與她無關的八卦。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這個成語分為兩部分,厭聞和飫聽,然后與厭惡和拒絕接受聯系起來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情感和態度相關的成語,如“喜聞樂見”、“厭惡不堪”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厭聞飫聽媽媽說的蔬菜很難吃。
2. 初中生:他厭聞飫聽班里同學的八卦話題。
3. 高中生:她對政治厭聞飫聽,從不關心國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