捫籥
成語(Idiom):捫籥(mén yuè)
發音(Pronunciation):mén yu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摸索、尋找關鍵或要害的方法。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捫籥一詞出自《莊子·外物》:“齊景公問陳于孔子,孔子對曰:‘捫籥不得,捍捍而望之。’”意為無法直接找到答案時,只能通過觀察、思考來尋找答案。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用于描述在尋找答案、解決問題時,需要通過思考、觀察來找到關鍵或要害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孔子與齊景公的對話。當時,齊景公問陳于孔子一個問題,孔子回答說:“捫籥不得,捍捍而望之。”意思是他無法直接回答這個問題,只能通過觀察、思考來找到答案。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捫籥是一個動賓短語,其中“捫”是動詞,表示摸索;“籥”是名詞,表示鑰匙。整個成語表示通過摸索或觀察來找到關鍵或要害。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解決問題時,我們不能急于下結論,而應該捫籥求真。
2. 他在寫作時總是捫籥不得,需要反復思考才能找到最佳的表達方式。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捫籥”聯想為一個人用手觸摸和尋找一把鑰匙的動作,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思考、觀察相關的成語,如“細思極恐”、“洞若觀火”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在做數學題的時候,遇到了不會的題目,我就捫籥著思考,最后找到了答案。
2. 初中生:老師給我們出了一道難題,我捫籥著分析,最終找到了解決方法。
3. 高中生:在做科學實驗時,出現了問題,我們通過捫籥的方法找到了原因并解決了它。
4. 大學生:在研究論文的過程中,我遇到了一個難題,我花了很多時間捫籥,最終找到了答案。
希望這份學習指南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