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吊膽驚心
發音(Pronunciation):diào dǎn jīng xī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非常害怕或擔心。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吊膽驚心是一個形容詞性成語,由“吊”、“膽”、“驚”和“心”四個字組成。它的意思是非常害怕或擔心,感到膽戰心驚。通常用來形容遇到緊急或危險情況時的心理狀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吊膽驚心可以用于描述各種緊張、危險、驚險的場景,如遇到突發的危險狀況、面對困難的抉擇、經歷緊張的考試或面試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吊膽驚心的起源尚無確切的記載,但據說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明代的小說《水滸傳》中。故事中,有一位叫李逵的英雄人物,他勇猛無敵,但在戰斗中卻總是膽小如鼠,經常吊膽驚心。這個成語通過李逵的形象,形象地表達了人們在面對危險時的內心狀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吊膽驚心是一個四字成語,由動詞“吊”和名詞“膽”、“驚”、“心”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那次山火中,他吊膽驚心地逃出了火海。
2. 想到明天要進行的演講,他吊膽驚心地準備了好幾天。
3. 這個故事非常緊張刺激,讓人吊膽驚心。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用“吊膽驚心”這個形象的場景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自己遇到了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吊著膽子,心驚膽戰的樣子,這樣就能更好地理解和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恐懼、緊張相關的成語,如膽戰心驚、驚恐萬狀等,以擴大詞匯量和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在過山車上,我吊膽驚心地尖叫著。
2. 初中生:考試前的最后幾天,我吊膽驚心地復習了很多遍。
3. 高中生:面對高考的壓力,我吊膽驚心地努力備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