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子
成語(Idiom):標子 (biāo zi)
發音(Pronunciation):biāo z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標桿、準繩,比喻評判事物的標準或尺度。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標子”源自于古代使用的標竿,用于測量和判斷事物的高矮、長短等。引申為比喻評判事物的標準或尺度。表示以某種標準來衡量或評價事物,決定好壞、高低、對錯等。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評價事物或行為的標準,也可用于指責或批評某人的行為不符合公認的標準。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成語“標子”的具體起源暫無相關傳說或故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體詞為“標子”,沒有固定的搭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作品一直是我們行業的標子,無人能及。
2. 這家餐廳的服務質量一直是業界的標子。
3. 這個項目的成功與否將成為公司發展的標子。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標尺”類似的發音來記憶成語“標子”。同時,可以將成語與評價事物的標準或尺度聯系起來,形成直觀的形象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成語“標子”相關的成語,如“標新立異”、“標準化”等,以擴展對這一主題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老師說好好學習是做人的標子。
2. 初中生(13-15歲):運動員們的勤奮訓練是成為冠軍的標子。
3. 高中生(16-18歲):這個學校的畢業生都能考上名牌大學,是高考成績的標子。
4. 大學生及以上:這家公司的管理模式是行業的標子,值得學習和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