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覽
基本解釋
遍覽,逐一地看。 漢 司馬相如 《長門賦》:“貫歷覽其中操兮,意慷慨而自卬。” 晉 葛洪 《抱樸子·漢過》:“歷覽前載,逮乎近代,道微俗弊,莫劇 漢 末也。” 唐 戴叔倫 《暮春游長沙東湖贈辛兗州巢父》詩:“回環路不盡,歷覽意彌新。” 魯迅 《南腔北調集·誰的矛盾》:“﹝ 肖伯納 ﹞并不在周游世界,是在歷覽世界上新聞記者們的嘴臉。”
成語(Idiom):歷覽(lì lǎn)
發音(Pronunciation):lì lǎ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仔細觀看、仔細翻閱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歷覽是一個由“歷”和“覽”兩個字組成的成語。歷的意思是仔細觀看、仔細翻閱,覽的意思是看。歷覽的基本含義是仔細觀看、仔細翻閱。這個成語常用來形容人們對某一事物或某一領域進行全面、細致的了解和研究。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歷覽一詞常用于描述對書籍、文獻、資料等進行全面閱讀、研究的情境。也可以用來形容對某一事物進行全面觀察、了解的情況。例如,在學術研究、文化傳承、歷史研究等領域,歷覽常常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歷覽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襄公二十三年》中,原文是“歷覽千古,知興替之理”。這句話意思是通過對歷史的觀察和研究,可以了解興替的規律。后來,歷覽逐漸演變為一個成語,用來形容對事物進行全面觀察和研究的意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歷覽的結構比較簡單,由兩個字組成,沒有太多的變化。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歷覽了大量的歷史文獻,對這個時代的變遷了如指掌。
2. 這本書是一部歷覽中國古代文化的好著作。
3. 這個學生善于歷覽各類書籍,對各個學科都有所涉獵。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歷覽”拆分成“歷”和“覽”兩個字來記憶。歷可以聯想到歷史、歷代等詞語,而覽可以聯想到觀察、閱讀等詞語。將這兩個詞語結合在一起,就可以記住歷覽的基本含義是仔細觀看、仔細翻閱。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學習歷覽這個成語的同時,可以進一步了解與歷覽相關的詞語和成語,如“歷史觀”、“歷代”、“觀察”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歷覽了很多科普書籍,對動物的知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初中生:我正在歷覽一本關于世界歷史的書,想了解各個國家的發展歷程。
3. 高中生:老師讓我們歷覽一些經典文學作品,以提高我們的文學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