惻切
成語(Idiom):惻切(cè qiè)
發(fā)音(Pronunciation):cè qi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感觸深切、同情憐憫。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惻切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惻指同情憐憫,切表示深刻。惻切形容人對他人的遭遇或痛苦感同身受,表達出深切的同情之情。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惻切一詞常用于描述人們對他人遭遇的同情和憐憫之情。可以用來形容對他人的痛苦感同身受,或者表達對悲傷故事的感動。在表達同情和憐憫之情時可以使用惻切一詞。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惻切一詞最早出現(xiàn)在《論語·公冶長》中,其中孔子對公冶長的兒子表示同情和憐憫之情。后來逐漸演變?yōu)橐粋€成語,用來形容人們對他人遭遇的深刻同情。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惻切是一個形容詞,由兩個漢字組成,沒有特定的結(jié)構(gòu)。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聽到鄰居家發(fā)生的悲劇,感到非常惻切。
2. 看到那個可憐的孩子,我感到十分惻切。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lián)想記憶來記憶惻切這個詞語。可以將惻切的發(fā)音“cè qiè”聯(lián)想成“策切”,想象一個人用刀切開一根策,策的內(nèi)部充滿了同情和憐憫之情,從而幫助記憶惻切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guān)成語,如“同仇敵愾”、“同流合污”等,來擴大對成語的理解和運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看到同學被欺負,我感到很惻切。
2. 初中生:聽到老師講述的悲傷故事,我深感惻切。
3. 高中生:對于社會上的不公平現(xiàn)象,我感到十分惻切。
4. 大學生:在志愿者活動中,我深切體會到對他人的惻切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