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惰
委惰(wěi duò)
發音:wěi duò
基本含義:指懶散怠惰,缺乏進取心。
詳細解釋:委惰是由“委”和“惰”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委,意為放棄、不負責任;惰,意為懶散、不積極。委惰一詞形象地描述了一個人缺乏進取心,不愿意努力奮斗的狀態。
使用場景:委惰常用于形容一個人在工作、學習或生活中缺乏動力、不積極進取的狀態。可以用于批評、警示或調侃某人的懶散態度。
故事起源:委惰一詞最早出現在《史記·刺客列傳》中。故事講述了楚國的大臣惠施對齊國的大臣管仲說:“管仲,你為什么這么懶散呢?”管仲回答:“我是因為我委托給別人去做事情,所以我才放心懶散。”這個故事中的“委惰”一詞后來成為了描述懶散怠惰的成語。
成語結構:委惰是一個形容詞+形容詞的結構,形容詞“委”和“惰”分別表示放棄和懶散。
例句:
1. 他整天無所事事,真是太委惰了。
2. 老師批評他在學習上太委惰,沒有進取心。
記憶技巧: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委惰這個詞語。可以想象一個人坐在椅子上,懶洋洋地把事情都委托給別人去做,自己卻什么都不做,這就是委惰的形象。
延伸學習:了解更多成語和其故事起源,可以閱讀《成語故事大全》等相關書籍。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他太委惰了,從來不做作業。
初中生:他的成績一直不好,可能是因為他太委惰了。
高中生:老師批評他在學習上太委惰,沒有進取心。
大學生:他找工作的時候太委惰,沒有投遞足夠的簡歷。
【版權聲明】 本文為查字典網站原創文章,版權歸查字典所有。未經許可,禁止轉載、復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內容。違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