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憤不顧身
發音(Pronunciation):fèn bù gù shē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因憤怒或義憤而不顧個人安危,毅然冒險或奮不顧身地去做某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憤不顧身意味著一個人因為憤怒或義憤而不顧自身的安危,毅然冒險或奮不顧身地去做某事。這個成語強調了個人對于自己的情感和信念的堅定,甚至可以超越個人的利益和安全。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常用來形容一個人在追求正義、捍衛真理或保護他人利益時,毫不顧忌自己的安危。它可以用于描述各種情境,如社會運動中的熱血青年,抵抗不公正待遇的勇士,或者是為了親友的安全而冒險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中記載了一個故事,講述了魏其武安侯因為憤怒于齊國的侵略行為,冒險去刺殺齊國的國君。這個故事成為了“憤不顧身”的典故。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憤(fèn)- 不(bù)- 顧(gù)- 身(shēn)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為了追求正義,憤不顧身地揭露了那個腐敗官員的罪行。
2. 她憤不顧身地沖進火場,救出了被困的孩子們。
3. 他憤不顧身地投身到社會公益事業中,為弱勢群體爭取權益。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成語“憤不顧身”與“憤怒不顧自身”的意思聯系起來,幫助記憶該成語的含義。同時,可以將故事起源中的魏其武安侯的情節與成語形象化,將其與憤怒、冒險、奮不顧身等關鍵詞聯系起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記憶該成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憤不顧身”相關的成語和詞語,如“義無反顧”、“舍己救人”等,以擴展對于這類表達方式的理解和運用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為了保護小狗,憤不顧身地追趕那個想要傷害它的人。
2. 初中生:在歷史上,有很多英雄人物憤不顧身地為了民族的獨立和自由而奮斗。
3. 高中生:面對社會不公和不平等,我們應該勇敢地站出來,憤不顧身地追求正義和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