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大仁大義
發音(Pronunciation):dà rén dà y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具有偉大的仁愛和正義之心。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大仁大義是指一個人具有寬宏大量、仁愛慈悲的胸懷,以及秉持公正正義的品質。這個成語強調了人們應該具備的高尚品質,體現了人道主義和公平正義的價值觀。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來形容一個人的行為或態度極為仁愛、寬宏大量,以及對正義事業有堅定的信念。可以用在贊揚一個人的高尚品質、正直行為,或者用來批評一個人的自私自利、不公正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哀公十二年》中有記載,春秋時期齊國的大夫晏嬰在公羊宴上,因為大家都吃飽了,晏嬰故意不去吃,而是站在一旁。當時有人問他為什么不吃,他回答說:“我是大夫,應該以大仁大義為重,不應該只為自己的口腹之欲而忽視其他人?!睆拇耍按笕蚀罅x”成為人們贊美正直、仁愛之心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大仁大義是由兩個形容詞和一個連詞構成的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個具有大仁大義的人,總是樂于助人。
2. 在法庭上,法官始終秉持大仁大義的原則,公正地審判每一個案件。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高大的人站在一旁,手里拿著一個大心臟,象征他具有大仁大義的品質。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大仁大義相關的成語,如“大公無私”、“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等,以加深對仁愛和正義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是一個大仁大義的人,經常幫助我們解決問題。
2. 初中生:老師教育我們要具備大仁大義的品質,對待他人要寬容和理解。
3. 高中生:在社會上,我們應該堅持大仁大義的原則,為正義事業奮斗。
4. 大學生:作為大學生,我們應該樹立大仁大義的價值觀,為社會做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