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河涸海干
發音(Pronunciation):hé hé hǎi g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水源枯竭,干涸一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指河流干涸,海洋枯竭,形容水源枯竭干涸一空,也可用來形容資源枯竭或力量消耗殆盡。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資源枯竭、力量消耗殆盡的情況,也可用于形容人的精力、智慧等方面的枯竭。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漢書·律歷志》中記載了一個故事,相傳楚漢相爭時,漢軍被圍困在垓下,水源枯竭,士兵口渴得無法忍受。劉邦下令挖井,卻發現地下竟然有一條河流,水流不斷。劉邦感嘆:“真是河涸海干啊!”后來,這個成語就用來形容水源枯竭干涸一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由“河涸”和“海干”兩個動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地區的水資源已經河涸海干了。
2. 經過長時間的奮斗,他感到自己的精力已經河涸海干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將“河涸海干”與干涸的水源形象聯系起來,形成記憶圖像。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資源枯竭、力量消耗有關的成語,例如“山窮水盡”、“筋疲力盡”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沙漠里的水源都河涸海干了,動物們都口渴得要死。
2. 初中生:經過幾天的比賽,我們的隊員們精力已經河涸海干了。
3. 高中生:這個地區的石油資源已經河涸海干了,我們應該尋找新的能源替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