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皜
成語(Idiom):霜皜(shuāng hāo)
發音(Pronunciation):shuāng hā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寒冷刺骨,天氣嚴寒。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霜皜是一個由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其中“霜”指冬天的霜凍,代表寒冷;“皜”指冷冽、寒冷。兩個詞合在一起形成成語“霜皜”,表示天氣非常寒冷,刺骨冷。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寒冷的天氣,特別是冬季寒冷的天氣。也可以用來形容冰冷的心情或者冷漠的態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漢書·賈誼傳》中有這樣一段記載:賈誼是西漢時期的一位著名政治家和文學家,他在給朋友寫信的時候使用了“霜皜”這個詞語來形容寒冷的天氣。后來,這個詞語逐漸流傳開來,成為了一個常用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 + 形容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冬天的北方地區常常是霜皜的天氣,需要多加保暖。
2. 他的冷漠態度讓人感覺像是置身于霜皜之中。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霜皜”與寒冷的冬天聯系起來,想象自己置身于嚴寒的天氣中,用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天氣和情緒相關的成語,擴展自己的詞匯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今天的天氣真是霜皜,我都不敢出門玩了。
2. 初中生(13-15歲):他的冷漠讓我感覺像是置身于霜皜之中,真是讓人傷心。
3. 高中生(16-18歲):北方的冬天常常是霜皜的,需要多加保暖才能應對寒冷的天氣。
4. 大學生及以上:這個冬天真是霜皜,每天出門都感覺凍的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