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韁
基本解釋
驅(qū)馬疾馳。 明 李東陽 《題趙仲穆挾彈圖》詩之一:“東風挾彈小城春,游騎飛韁不動塵。”一本作“ 飛繮 ”。
成語(Idiom):飛韁(fēi jiāng)
發(fā)音(Pronunciation):fēi jiā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比喻人的情緒或行為失去控制,像脫韁的野馬一樣任意妄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飛韁是由“飛”和“韁”兩個字組成的,其中“飛”表示失去控制,放任自流,“韁”表示馬的嚼韁。成語中的“飛韁”比喻人的情緒或行為失去了控制,像沒有被束縛的野馬一樣,任意妄為,不受拘束。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來形容人的情緒或行為失去控制,表現(xiàn)得非常激烈或任性。例如,當一個人因為憤怒、激動或沖動而做出一些過激的行為時,可以用“飛韁”來形容他失去了理智和控制。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僖公二十五年》中有一則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是齊國的大臣顓臾子。顓臾子曾經(jīng)因為憤怒而把馬的嚼韁咬斷,結(jié)果馬失去了控制,飛奔而去。這個故事被后人引用,形成了成語“飛韁”。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式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脾氣很暴躁,一點風吹草動就像飛韁的野馬一樣。
2. 那個孩子一生氣就像飛韁的野馬,完全失去了理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飛韁”比喻為一個失去了控制的馬,想象馬脫離了韁繩,四處亂跑的場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xué)習(xí)(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xué)習(xí)其他與情緒失控、行為任意的成語,如“橫沖直撞”、“左支右絀”等,以豐富詞匯量和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xué)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xué)生:他的脾氣像飛韁的野馬一樣,一點小事就生氣。
2. 初中生:有些學(xué)生在課堂上就像飛韁的野馬,不聽老師的話,隨意妄為。
3. 高中生:當他聽到那個消息時,內(nèi)心像飛韁的野馬一樣失去了控制,情緒非常激動。
4. 大學(xué)生:有些人在處理問題時完全沒有理智,像飛韁的野馬一樣,隨意妄為,不計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