蠟版
成語(Idiom):蠟版
發(fā)音(Pronunciation):là bǎ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事物的模型、樣板,也比喻思想、行為的固定模式或刻板印象。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蠟版源自印刷術,古代用蠟制作圖案,然后用墨涂抹后印刷,因為蠟版可重復使用,所以成為事物的模型或樣板的代名詞。引申為固定模式或刻板印象。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某種思想、行為或觀念固化、僵化,缺乏創(chuàng)新和變革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jù)說古代有個印刷家,他制作了一塊蠟版,上面有一幅美麗的圖案。他對這塊蠟版非常珍惜,不愿意用來印刷,只是拿出來展示給別人看。后來,人們就用“蠟版”來比喻事物的模型或樣板。
成語結(jié)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名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公司的管理模式一成不變,完全是蠟版式的。
2. 不要被傳統(tǒng)的蠟版思維束縛住,要勇于創(chuàng)新。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蠟版想象成一個固定的模子,用來制作相同形狀的物品。這樣,可以將蠟版和固定模式、刻板印象聯(lián)系起來,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中國古代的印刷術發(fā)展歷史,了解蠟版在古代印刷中的作用和應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畫了一幅蠟版畫,老師說很好看。
2. 初中生:老師一直按照蠟版教學,我們覺得有點無聊。
3. 高中生:這本書的寫作風格完全是蠟版式的,缺乏新意。
4. 大學生:我們要打破傳統(tǒng)的蠟版思維,勇于創(chuàng)新和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