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僚
基本解釋
(1).文職官吏。 明 張居正 《謝賜玉帶疏》:“屬真主龍飛之始,首文僚振鷺之班;依乘偶會於風云,遇合深投於魚水。”
(2).文化官僚。 魯迅 《且介亭雜文二集·六論“文人相輕”--二賣》:“有的賣窮和富,說這刊物是因為受了文閥文僚的排擠,自掏腰包,忍痛印出來的,所以又與眾不同。”
成語(Idiom):文僚(wén liáo)
發音(Pronunciation):wén liá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那些只會文書、理論,而缺乏實際經驗和實踐能力的官僚。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文僚是由“文”和“僚”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文”指文書、理論,代表著知識和學問;“僚”指官僚,代表著只會做官方文書和理論,缺乏實際經驗和實踐能力的官吏。文僚指那些只懂得書本知識,卻不懂得實際應用的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文僚一詞通常用來批評那些只會說空話、只會做官僚事務,缺乏實際能力和創新精神的人。可以用于形容政府官員、學院派學者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文僚一詞最早出現在《莊子·天運》篇中:“夫文者,所以藏之也,僚者,所以示之也。”意思是文是用來藏起來的,僚是用來展示的。后來,文僚這個詞被用來形容那些只會說空話、只會做官僚事務,缺乏實際能力和創新精神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文僚是一個形容詞詞組,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官員只會說空話,完全是個文僚。
2. 那個學者只會紙上談兵,沒有實際經驗,真是個文僚。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文”字理解為文書、理論,將“僚”字理解為官僚。通過這個詞的意思和故事起源,可以將文僚理解為只會說空話、只會做官僚事務,缺乏實際能力和創新精神的人。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相關的成語,如“紙上談兵”、“空談誤國”等,來拓展對于官僚主義和空談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那個老師只會念書,從來不給我們講實際的事情,真是個文僚。
2. 初中生:政府官員應該注重實際工作,而不是只會說空話,變成文僚。
3. 高中生:那個學者雖然有很多理論知識,但缺乏實際經驗,真是個文僚。
4. 大學生:我們要努力學習,不要成為只會紙上談兵的文僚。
5. 成年人:政府官員應該注重實際效果,而不是只會做官僚事務,變成文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