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族
基本解釋
猶節奏。《荀子·非相》:“文久而息,節族久而絶。” 楊倞 注:“節奏久則廢也。”《漢書·嚴安傳》:“調五聲使有節族,雜五色使有文章。” 顏師古 注:“ 蘇林 曰:‘族音奏。’節,止也;奏,進也。” 章炳麟 《四惑論》:“百昌之在恒沙世界,節族自然,盤旋起舞,合於度曲。”
猶關節。節為骨節;族為骨肉交錯聚結的部位。《淮南子·泰族訓》:“四枝節族,毛蒸理泄,則機樞調理,百脈九竅,莫不順比。”
成語(Idiom):節族(jié zú)
發音(Pronunciation):jié z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過分追求節儉、節約的人或家庭。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節族是由“節儉”和“族”兩個字組成的成語。節儉指的是節約使用財物,而族指的是家庭或家族。節族指的是過分追求節儉、節約的人或家庭。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節族一詞常用于形容那些過分節約、吝嗇的人或家庭。在生活中,我們可以用節族來形容那些不愿意花錢消費,過分追求節約的人。也可以用來形容那些對于自己和他人的生活都極為節儉的家庭。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節族的故事起源不詳。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節族是一個名詞,由“節儉”和“族”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她的家庭非常節族,從不浪費一點食物。
2. 這個人過于節族,連最基本的生活用品都舍不得買。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節族”與節儉、節約的概念聯系起來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家庭或個人非常注重節約,過分追求節儉的場景,將其與節族成語聯系起來,有助于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進一步了解和學習節儉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合理范圍內進行節約使用財物。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家是一個節族,每次吃完飯都會把剩下的飯菜都吃完。
2. 初中生:他是一個節族,從不亂花錢,總是把零花錢存起來。
3. 高中生:我媽媽是一個節族,她總是會告訴我要節約使用電力和水資源。
4. 大學生:我們宿舍的人都很節族,經常一起合租房子,大家共同節約開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