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飯之頃
基本解釋
一頓飯的時間。猶片刻。《剪燈新話·三山福地志》:“一飯之頃,則 自實 復回,有金冠玉珮之士百餘人隨之。”
成語(Idiom):一飯之頃(yī fàn zhī qǐng)
發音(Pronunciation):yī fàn zhī qǐ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一頓飯的時間。形容時間極短。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指非常短暫的時間,僅夠吃一頓飯的時間。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某個動作或事件發生的速度非常快,時間非常短暫。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論語·述而》中有一則故事。孔子的弟子子路問孔子:“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可乎?”孔子回答說:“可,雖小道可也。”子路繼續問:“不如也,不莊則鮮食,鮮食則不知味。”孔子解釋道:“你不能忍受過分的饑餓,但是也不能過分地享受美食,只有適度的飲食才能真正體會到味道。”這個故事中的“飯疏食、飲水”即為一飯之頃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四個字的成語,由“一”、“飯”、“之”、“頃”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反應如此之快,簡直是一飯之頃的功夫。
2. 敵人的進攻如同疾風驟雨般,城墻倒塌的時間只是一飯之頃。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成“一飯之頃”,就是在一頓飯的時間內發生的事情,表示時間非常短暫。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閱讀更多的古代文學作品或者現代小說,了解更多和時間短暫相關的成語,如“一瞬間”、“剎那間”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一轉身,我的作業就消失了,真是一飯之頃啊!
2. 初中生:比賽過程中,他的速度非常快,一飯之頃就沖過了終點線。
3. 高中生: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就到了畢業季,仿佛一飯之頃。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能夠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記憶“一飯之頃”這個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