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索
徵索(zhēng suǒ)
發音:zhēng suǒ
基本含義:指尋找、搜尋。
詳細解釋:徵索是由“徵”和“索”兩個字組成的成語,表示尋找、搜尋的意思。徵指的是征召、招募,索指的是搜尋、查找。徵索指的是通過各種方法尋找到需要的人或物。
使用場景:徵索一詞常用于描述尋找人才、尋找線索、尋找失物等情景。也可以用來形容尋求答案、尋求解決辦法等。
故事起源:成語“徵索”起源于《戰國策·魏策》。相傳魏國有一天突然失去了一只珍貴的玉璽,國王非常著急,于是命令官員們進行徵召和搜尋,希望能夠找到失物。最終,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玉璽被找到了,國王非常高興。從此以后,人們用“徵索”來表示尋找、搜尋的意思。
成語結構:徵索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由“徵”和“索”兩個字組成。其中,“徵”是動詞,表示征召、招募;“索”是動詞,表示搜尋、查找。
例句:
1. 他們在山區進行了一周的徵索,終于找到了失蹤的登山者。
2. 老師給學生們布置了一項任務,要求他們在圖書館徵索相關資料。
3. 警察正在徵索線索,希望能夠找到作案嫌疑人。
記憶技巧: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成語“徵索”。可以想象自己是一個偵探,正在尋找線索,通過徵召和搜尋來找到關鍵的線索。
延伸學習: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徵索”相關的成語,如“懸懸徵徵”、“徵詢”等。同時,也可以學習其他表示尋找的成語,如“尋覓”、“尋蹤”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在花園里徵索了半天,終于找到了丟失的小貓。
2. 初中生:我正在徵索一些關于古代文化的資料,希望能夠寫一篇好文章。
3. 高中生:警察正在徵索線索,希望能夠找到兇手并破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