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誘
基本解釋
◎ 勸誘 quànyòu
[induce;prevail upon] 規勸誘導
近義詞
反義詞
英文翻譯
1.induce; prevail upon
詳細解釋
勸勉誘導;規勸誘導。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景明寺》:“ 子才 罰惰賞勤,專心勸誘,青領之生,競懷雅術。” 明 張居正 《番夷求貢疏》:“乃授策邊臣,使之隨宜操縱,因機勸誘,陰修內治,以待其變。” 巴金 《家》三一:“﹝ 克明 ﹞又雄辯地勸誘了一番,也沒有用。”
勸誘(quàn yòu)
發音(Pronunciation):quàn yò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勸誘他人做某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勸誘是指通過言語、行為等方式誘導、鼓勵他人做某事。勸誘通常帶有一定的誘導性和說服性,目的是使對方改變原有的想法或態度。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勸誘常用于勸說他人接受自己的觀點、采取某種行動,尤其在辯論、爭論等場合中常被使用。此外,勸誘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用于勸說朋友、家人等人做出正確的決策。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勸誘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史記·項羽本紀》中的一段故事。故事講述了項羽勸說劉邦稱帝的情節。當時,項羽勸誘劉邦稱帝,但劉邦卻猶豫不決。最終,項羽成功地勸誘了劉邦,使他最終接受了皇帝的稱號。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勸誘屬于動賓結構的成語,其中“勸”為動詞,“誘”為賓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位老師善于勸誘學生去勇敢嘗試新的事物。
2. 他的朋友們勸誘他參加比賽,但他卻拒絕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勸”字和“誘”字分開記憶,勸誘的意思是通過勸說和誘導來影響他人。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歷史中的勸誘故事,如《史記》中的其他篇章,以及其他與勸誘相關的成語,如“勸慰”、“勸解”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8歲):我勸誘媽媽給我買一本新的漫畫書。
2. 初中生(14歲):他們勸誘我參加學校的籃球隊,但我更喜歡足球。
3. 高中生(17歲):老師勸誘我們要好好備考,爭取考上理想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