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革
成語(Idiom):豹革(bào gé)
發音(Pronunciation):bào g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的心地險惡狠毒,形容人品惡劣、兇狠殘暴。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豹革”源自《史記·項羽本紀》:“豹革易子而食,豹文易服而勝。”比喻人的心地兇狠殘暴,不可依靠。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品惡劣、兇狠殘暴,警示人們不要輕易相信心地險惡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豹革”源自項羽時代的故事。當時,豹革是一種非常稀有的材料,非常昂貴。而項羽的一個親信曹無傷非常喜歡豹革,他不惜一切代價將自己的坐騎的鞍具換成了豹革,以顯示自己的奢侈與威風。后來,曹無傷背叛了項羽,投靠了劉邦,成為了劉邦的重要將領。項羽因此對曹無傷心生警惕,認為他背叛自己就像豹革易子一樣,不可依靠。從此,人們用“豹革”來形容人的心地險惡狠毒。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心狠手辣,真是個豹革之心。
2. 這個人表面上看起來和善,實際上卻是個豹革之心。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將豹革形象化,想象一個兇狠的豹子在攻擊別人,以此來記憶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與人品有關的成語,如“狼子野心”、“心如鐵石”等,以豐富自己的詞匯。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是個豹革之心的人,我們要遠離他。
2. 初中生:他表面上看起來很友善,但實際上是個豹革之心的人。
3. 高中生:政治斗爭中,很多人都展現出了豹革之心。
4. 大學生:在職場上,有時候要小心那些豹革之心的同事,不要被他們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