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當
基本解釋
◎ 允當 yǔndàng
[suitable;proper] 平允;適當
褒貶自宜允當
英文翻譯
1.proper; suitable
詳細解釋
(1).平允適當。《左傳·僖公二十八年》:“允當則歸。” 杜預 注:“無求過分。” 晉 葛洪 《抱樸子·酒戒》:“誠能賞罰允當……則士思果毅,人樂奮命。”《舊唐書·張文瓘傳》:“ 文瓘 至官,旬日決遣疑事四百餘條,無不允當。” 清 袁枚 《隨園隨筆·諸史》:“作史者只須據事直書,而其人之善惡自見,以己意定為姦臣、逆臣,原可不必,然既已分列其目,則褒貶自宜允當。”
(2).適合;符合。《北史·蘇椿傳》:“十四年,置當州鄉師,自非鄉望允當眾心者不得預焉。” 宋 蘇軾 《郊祀奏議》:“圓丘合祭,允當天地之心,不宜復有改更。” 王闿運 《曾孝子碑文》:“ 文宗 初元,詔天下舉孝廉方正之士,以贊德治,先生允當其選,辭而勿居。”
成語(Idiom):允當
發音(Pronunciation):yǔn dā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合適;適當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允當是一個形容詞,表示合適、適當。常用來形容某事符合規矩、符合道理、合宜合情。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允當常用于書面語和口語中,可以用來形容人的行為得體,事物的使用合適,或者表示某種規定或要求的合理性。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允當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韓非子·外儲說左上》一篇文章中。文章中講到,允當是一種符合規定的行為,如同箭靶中心的紅心一樣,表示達到了一個標準或要求。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允當是由“允”和“當”兩個字組成的。其中,“允”表示同意、準許,“當”表示合適、適當。兩個字合在一起,表示同意的事情是合適的,符合規定。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舉止典雅,言談得體,非常允當。
2. 這個決定非常允當,符合我們的利益。
3. 這個方案允當嗎?我們需要再仔細考慮一下。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允當”與“準確”聯系起來記憶,因為允當的意思就是合適、準確。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
1. 學習更多使用允當的成語,如“允執其中”、“允諾”等。
2. 探究允當在不同場景中的用法和含義變化。
3. 閱讀與允當相關的故事或文章,了解不同的用法和表達方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老師說我們要守時,所以我們要在規定時間到校,這樣才是允當的。
初中生:我覺得這個決定不允當,我們應該再仔細考慮一下。
高中生:他的回答非常允當,說明他對這個問題有深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