鞴馬
成語(Idiom):鞴馬
發音(Pronunciation):bèi mǎ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比喻人的才能或本領已經到了極高的境地。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鞴,古代一種用來磨面的器具,需要用馬拉動;馬,指馬匹。鞴馬原指用馬拉動鞴,表示功力深厚。后來逐漸轉化為比喻人的才能或本領已經到了極高的境地。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的才能或本領已經達到了非常高的水平,或者形容某個領域的專家。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漢書·藝文志》中記載了一個故事。相傳,西漢時期,有一位名叫韓信的將軍,他馳騁沙場,英勇無敵,被譽為當時最出色的將領之一。他的才能和本領非常高超,被人們稱為“鞴馬”。后來,人們將“鞴馬”作為一個成語,用來形容人的才能或本領已經到了極高的境地。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名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才藝已經到了鞴馬的地步,無人可及。
2. 這位科學家在自己的領域里已經成為了鞴馬。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鞴馬”和“才能高超”之間的關系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馬拉著一個鞴器在磨面,表示馬的力量和鞴器的高效率,從而聯想到人的才能高超。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形容人才能高超的成語,如“出類拔萃”、“登峰造極”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他的畫畫技巧已經到了鞴馬的地步,每個人都羨慕他。
2. 初中生(13-15歲):她的歌唱才能已經達到了鞴馬的境地,每次演唱都令人驚嘆。
3. 高中生(16-18歲):他的數學水平已經到了鞴馬,每次考試都能拿滿分。
4. 大學生(19-22歲):他的研究成果已經達到了鞴馬的水平,是該領域的頂尖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