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策
基本解釋
(1).星名。《左傳·僖公五年》:“鶉之賁賁,天策焞焞。” 杜預 注:“天策,傅説星。” 孔穎達 疏:“ 傅説 , 殷高宗 之相,死而託神於此星,故名。”
(2).帝王的謀略。 北周 庾信 《奉和平鄴應詔》:“天策引神兵,風飛掃 鄴城 。” 北周 庾信 《賀平鄴都表》:“伏惟皇帝陛下,握天樞,秉地軸……沉雄內斷,不勞謀於 力牧 ;天策勇決,無待問於 容成 。” 隋 薛道衡 《隋高祖頌》:“運天策于帷扆,播神威于沙朔。”
(3).名號。 唐高祖 武德 四年,加封 李世民 為天策上將,置天策府。參見“ 天策上將 ”、“ 天策府 ”。
成語(Idiom):天策(tiān cè)
發音(Pronunciation):tiān c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天下最高明的謀略和計策。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天策一詞源自唐代,原指唐玄宗時期的一個重要軍事機構,負責制定戰略和謀劃作戰計劃。后來,天策逐漸演變成一個成語,用來形容智慧高超、計謀出眾的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天策一詞多用于褒義,可以用來形容有智慧、有遠見、能夠制定卓越計策的人。例如,在商業談判中,如果某個人能夠巧妙地運用策略獲得優勢,可以形容他為“天策”。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天策一詞最早出現在唐代,當時的唐玄宗希望能夠有一個機構來負責制定戰略和謀劃作戰計劃,于是設立了天策府。天策府的成員都是經過選拔的精英,他們以智慧和計策出眾而聞名。后來,天策一詞逐漸演變成一個成語,用來形容智慧高超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天策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第一個字“天”表示最高明、卓越,第二個字“策”表示計策、謀略。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我們公司的天策,總能想出一些出人意料的策略來解決問題。
2. 這位政治家被譽為當代的天策,他的政治智慧無人能敵。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將“天策”拆解為“天”和“策”,可以聯想到天空中智慧閃耀的星星,以及用來制定計策的策略。將這兩個元素結合在一起,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中國古代軍事策略和智囊團的知識,可以進一步理解天策的含義和背景。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我覺得我的爸爸是個天策,他總是能夠想出很多好玩的活動。
2. 初中生:我希望將來能夠成為一個天策,為國家做出貢獻。
3. 高中生:他在數學競賽中的表現真是天策般的,每次都能夠出色地解決難題。
4. 大學生:我認為成功的商業領袖必須具備天策的智慧和謀略,才能夠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