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斂
成語(Idiom):收斂(shōu lǔn)
發音(Pronunciation):shōu lǔ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行為舉止謹慎,言語節制,不張揚、不浮夸。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收斂一詞來源于《左傳·昭公十二年》,原意指水流向下匯聚成河,引申為言行謹慎,不張揚。在現代漢語中,收斂形容一個人的言行節制得當,不張揚、不浮夸。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一個人的言行謹慎,不喜張揚,不愛出風頭。也可以用于形容一種風格或氣質的轉變,從張揚到謹慎。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是中國古代一部重要的史書,記載了春秋時期的歷史事件和人物。在《左傳·昭公十二年》中,描述了一個人名叫子罕的人,他原本是一個放蕩不羈的人,后來受到了君主的教誨,改變了自己的行為舉止,變得謹慎收斂。從此,人們用“收斂”來形容一個人從張揚到謹慎的轉變。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形容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平時很收斂,不喜歡出風頭。
2. 在工作場合,要注意收斂自己的言行。
3. 這個演員的表演風格從前的張揚變得收斂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成水流向下匯聚成河的形象,表示一個人的行為逐漸收斂,變得謹慎。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其他含有“收”字的成語,如“收獲”、“收拾”等,進一步豐富詞匯。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收斂自己的行為,不再亂說話。
2. 初中生:他性格收斂,不喜歡在人前出風頭。
3. 高中生:考試前,我會收斂自己的娛樂時間,全力備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