筲籮
成語(Idiom):筲籮(shāo luó)
發音(Pronunciation):shāo luó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事物雜亂無章,毫無秩序。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筲籮是一種傳統的農具,用來裝載和輸送農作物或其他物品。由于筲籮沒有固定的隔間,物品會雜亂無章地堆在一起。因此,成語“筲籮”用來形容事物無序、雜亂。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的思維混亂、行為無章,或者形容事物的無序、雜亂。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漢書·董仲舒傳》記載了一個故事,說董仲舒在演講時,用了“筲籮”這個比喻。他說,人們的思維就像筲籮一樣,雜亂無章,需要通過學習和修養來整理思維,使之有序。從此以后,“筲籮”成為了形容事物無序、雜亂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體部分為“筲籮”,沒有其他修飾成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書房像個筲籮,書籍、文件堆得亂七八糟。
2. 這個項目的管理混亂不堪,就像個筲籮一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筲籮這個農具,想象它雜亂無序的樣子,幫助記憶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如“一團糟”、“亂七八糟”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我的玩具袋子里像個筲籮,東西都亂七八糟的。
2. 小學生:我的書包里像個筲籮,書和文具都亂七八糟的。
3. 初中生:我的房間像個筲籮,東西堆得亂七八糟,找東西都找不到。
4. 高中生:這個項目的管理就像個筲籮,各個部門之間沒有秩序,效率很低。
5. 大學生:我整理我的筆記本電腦文件夾,發現里面像個筲籮,各種文件亂七八糟,需要花時間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