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脖子
基本解釋
◎ 卡脖子 qiǎ bózi
[scrag] 用雙手掐住別人的脖子,比喻抓住對方要害,置之于死地
實力雄厚就不怕人家卡脖子
英文翻譯
1.seize sb. by the throat -- put to death
詳細解釋
(1).比喻在關鍵時刻發生的致命性的事情。《人民日報》1974.1.3:“一九七三年七月以后,三十二天卡脖子大旱,有些新造土地上的莊稼枯黃了。”
(2).指在工作進程中,因某一部位受限制或出問題而影響整體工作的情況。《人民日報》1974.12.5:“ 唐家莊 礦由于新井提升能力不足,遇到‘卡脖子’的困難,井下煤不能及時運上來。”
成語(Idiom):卡脖子
發音(Pronunciation):kǎ bó z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對某人施加壓力或限制,使其無法自由行動或發展。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卡脖子這個成語源于日常生活中的一種行為,即用手或物體壓迫他人的脖子,使其呼吸困難或無法自由活動。因此,卡脖子在成語中引申為對某人施加壓力或限制,使其無法自由行動或發展。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卡脖子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某種壓迫、限制或剝奪他人自由的行為。可以用來描述社會、政治、經濟等方面的不公平待遇,也可以用來形容個人之間的斗爭、競爭或控制關系。例如,一個公司的老板可能卡脖子員工,使其無法晉升或得到應有的待遇;一個國家的政府可能卡脖子某些少數族群,限制其發展和權益。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卡脖子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尚無確切記載。它是根據現實生活中的行為而來,成為了形容對他人施加壓力或限制的一個常用詞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卡脖子”的結構是一個動賓短語,由動詞“卡”和名詞“脖子”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家庭負債累累,經濟壓力卡得他喘不過氣來。
2. 這個政府卡脖子少數族群,限制了他們的發展和權益。
3. 我們要努力爭取自己的權益,不能讓任何人卡住我們的脖子。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被另一個人用手或物體卡住脖子,無法呼吸或自由行動,從而引申出“卡脖子”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如“束手無策”、“束縛手腳”等,來擴充對于限制、壓迫等概念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7-12歲):老師總是卡脖子我們,讓我們不能自由發表自己的意見。
2. 初中生(13-15歲):考試的時候,時間總是卡脖子我,讓我沒辦法完成所有的題目。
3. 高中生(16-18歲):學校的規定卡脖子我們,不能自由選擇自己的興趣課程。
4. 大學生(19-22歲):社會的競爭卡脖子我們,很多人找不到理想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