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虛
成語(Idiom):崇虛(chóng xū)
發音(Pronunciation):chóng x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過分推崇虛幻、不切實際的事物或觀念,不重實際。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崇虛是由“崇”和“虛”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崇指推崇、尊崇,虛指虛幻、不實際。崇虛表示人們對虛幻事物過分推崇的現象,追求不切實際的理想,忽視現實的需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崇虛這個成語常用于描述人們對某種觀念、理念或事物的過度追求,而忽視了現實的需要。可以用于批評那些過于理想主義、不切實際的人或事物。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荀子·勸學》中有一則寓言故事,講述了一位農夫種植了一棵桑樹,希望能得到大量的桑葉。他每天都去祭祀桑樹,但卻沒有認真地照料它,最終桑樹沒有長出豐富的桑葉。這個故事告訴人們,過分迷信、崇拜虛幻的東西,而不去實際努力,是沒有效果的。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崇虛是一個形容詞+形容詞的結構,形容詞“崇”修飾形容詞“虛”。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過于崇虛,總是沉迷于虛幻的理想,而無法實際行動。
2. 這個社會需要的是實干,而不是空談和崇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站在虛幻的世界里,仰望著一個巨大的“崇”字,表示他過分推崇虛幻的事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和詞語,如“崇高”、“虛偽”等,以豐富詞匯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總是崇虛地想成為超級英雄,但他卻沒有實際行動。
2. 初中生:有些同學過于崇虛追求完美的外表,而忽視了內在的重要性。
3. 高中生:在現實社會中,過度崇虛的人往往無法適應現實的需求,造成了很多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