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髠
成語(Idiom):留髠(liú kūn)
發音(Pronunciation):liú kū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保留胡須而不刮除。形容人不修邊幅,不注重儀容。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留髠是由“留”和“髠”兩個字組成,其中,“留”表示保留,不去除;“髠”表示胡須。這個成語形象地比喻人不修邊幅,不注重儀容。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留髠一詞一般用于形容人的儀容不整潔,不修邊幅的情況。可以用來形容某人不注重個人形象,或者不修邊幅的外表。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留髠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一個故事。相傳,宋朝時期,有一位名叫文天祥的抗金名將,他在抗金戰爭中表現出色,被尊稱為“文武雙全”。他為了表達自己對國家的忠誠和抗金的決心,特意留著胡須,不刮除。這樣的舉動引起了人們的注意,后來就形成了“留髠”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留髠,從不修剪胡須。
2. 這位大師雖然留髠,但是他的學問卻非常深厚。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留著長長的胡須,不修剪,形象頗為潦草。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外貌、儀容相關的成語,如“衣冠楚楚”、“面黃肌瘦”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留髠的樣子看起來像個老師。
2. 初中生:他雖然留髠,但是他的成績很好。
3. 高中生:他留髠的形象給人一種不修邊幅的感覺,但他的才華無人能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