滎播
成語(Idiom):滎播(xíng bō)
發音(Pronunciation):xíng bō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傳播、散布,廣為流傳。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滎,古代指干燥的薪木。播,散布、傳播。滎播指薪木燃燒時火星四濺,比喻消息傳播迅速、廣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消息、謠言等迅速傳開、廣為流傳的情況。也可用于形容人才、學問等廣泛傳播。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晉書·王獻之傳》記載了一個與滎播有關的故事。相傳晉朝王獻之在一次狩獵中,發現了一只美麗的白鹿,于是他派人傳達這個消息。消息傳到白鹿所在的地方時,已經變成了白鹿變成了白色的火星四濺的火花,于是人們將這個詞用來形容消息的迅速傳播。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滎和播分別表示干燥的薪木和散布、傳播,結合在一起表示火星四濺、消息迅速傳播。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則新聞一經發布,立刻滎播開來。
2. 謠言往往比真相更容易滎播。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滎”字聯想為干燥的薪木,而“播”字聯想為火花四濺的樣子,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這個成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傳播相關的成語,如“廣播”、“傳播”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小明的好消息滎播到了全班同學的耳朵里。
2. 初中生:這個謠言在學校里滎播得很快,大家都在討論。
3. 高中生:這個新聞滎播到了全國各地,引起了廣泛關注。
4. 大學生:他的研究成果滎播到了國際學術界,被廣泛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