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柺
基本解釋
木制的手杖。《舊五代史·漢書·高祖紀上》:“又賜木柺一。蕃法,貴重大臣方得此賜,亦猶 漢 儀賜幾杖之比也。”
成語(Idiom):木柺(mù pái)
發音(Pronunciation):mù pá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某人的行為態度像木頭一樣呆板、不靈活。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木柺是由“木”和“柺”兩個字組成的成語。木柺形容一個人的行為像木頭一樣呆板、不靈活,缺乏靈活性和變通能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一個人思想僵化、固執不靈活,不懂得變通和適應環境變化的情況。可以用來批評那些做事情不靈活、思維僵化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木柺的具體故事起源尚無確切記載,但可以從成語的字面意思來推測。木柺是由“木”和“柺”兩個字組成的,其中,“木”代表木頭,而“柺”是一種曲尺形狀的木材,用于制作測量工具。由于木材本身的特性,所以用“木柺”來形容人的行為呆板不靈活。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思維太木柺了,不懂得變通和適應環境。
2. 這個領導太木柺了,對新觀念不接受,固執己見。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像木頭一樣呆板地站在那里,無法動彈,就是形容一個人的行為像木頭一樣呆板不靈活。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個人行為態度相關的成語,如“一板一眼”、“固步自封”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做事太木柺了,不和別人一起玩。
2. 初中生:老師說他的答案不對,他木柺地不肯改。
3. 高中生:他的思維太木柺了,不愿意接受新觀點。
4. 大學生:他的行為太木柺了,不懂得變通和適應環境。
5. 成年人:他的態度太木柺了,不肯聽取別人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