鏇子
成語(Idiom):鏇子
發音(Pronunciation):xuàn z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們爭論不休,互相爭執不斷。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鏇子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鏇”為動詞,意為“爭論不休”,“子”為名詞,意為“爭執”。鏇子形容人們在某個問題上堅持己見,互相爭辯,不肯退讓。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鏇子多用于描述人們在某個問題上意見不合,爭執不休的情景。可以用于各種社交場合,如家庭、學校、工作等。也可以用于描述政治、社會等領域中的爭議和爭斗。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鏇子的具體起源尚無明確的故事,但這個成語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人們常常因為意見不合而發生爭執和爭論。這個成語通過形象的描述,生動地表達了人們在爭論中堅持己見,不肯妥協的態度。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鏇子”的結構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其中“鏇”為動詞,“子”為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們為了這個問題鏇子了一個晚上,最后還是沒有達成一致。
2. 他們兩個人總是在工作上鏇子,互相爭吵不休。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鏇子”與“爭執不斷”聯系起來記憶。可以想象兩個人在爭論中互相搶奪一把鏇子,象征著他們的堅持和爭執。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爭論、爭執相關的成語,如“爭論不休”、“爭執不斷”等,以擴展對相關主題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們班上的兩個同學在游戲規則上鏇子,爭論了很久。
2. 初中生(13-15歲):我們班上的同學經常為了學習方法鏇子,每次都爭得面紅耳赤。
3. 高中生(16-18歲):班里的幾個同學在選修課上鏇子,爭論的聲音一直傳到了教室外。
4. 大學生(19-22歲):我們學生會的會長和副會長經常在會議上鏇子,爭論如火如荼。
希望以上的學習指南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