涸冱
成語(Idiom):涸冱
發音(Pronunciation):hé h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水源干涸、冰雪消融。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涸冱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涸指水源干涸,冱指冰雪消融。這個成語形象地比喻事物枯竭或消失。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涸冱常用于形容水源枯竭、冰雪融化的情景。也可以用來形容資源枯竭、精力耗盡、情感消散等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涸冱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詩經·衛風·淇奧》中。詩中寫道:“淇奧之涸,豈弟君子?”意為:“淇水干涸了,難道不讓人心痛嗎?”這個詩句表達了詩人對水源干涸的惋惜之情。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涸冱是一個由兩個形容詞組成的成語,形容詞的順序不可顛倒。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暖春來臨,冰雪消融,大地涸冱,萬物復蘇。
2. 這個地區的水源已經干涸,人們急需新的水資源來解決問題。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涸冱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湖泊的水源干涸,冰雪也消融了,整個湖面變得干燥和冷清。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一些相關的成語,如“涸澤而漁”、“冰消瓦解”等,進一步豐富詞匯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夏天來了,冰淇淋融化了,冰激凌店里的生意涸冱了。
2. 初中生:這個地區的水源干涸了,農田里的莊稼都被曬焦了。
3. 高中生:他一直拼命學習,精力已經涸冱,需要休息一下。
4. 大學生:這個公司的資源已經枯竭,需要尋找新的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