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詰詘聱牙
發音(Pronunciation):jié qiū áo yá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言辭犀利、辯論激烈,爭辯時言辭尖銳。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詰指責問,詘指詰責的回答,聱指牙齒切割聲。該成語形容爭辯時言辭鋒利,氣氛激烈。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辯論或爭論中雙方言辭激烈、爭執不下的情況。也可用于形容辯論時,雙方都有很高的辯才和口才。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戰國策·魏策一》中有一則故事。魏國的宰相魏斯善辯,有一次與韓國的大臣爭論,韓國大臣用了一種尖銳的語言回應,魏斯則反擊得更加激烈,牙齒咬得“聱聱”作響,表現出他的辯才和銳利的語言能力。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該成語由四個字組成,結構為ABAB。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這場辯論中,雙方的言辭詰詘聱牙,爭論得非常激烈。
2. 他們兩個人的對話常常是詰詘聱牙,聽得我們都目瞪口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成語的每個字的拼音和意義記憶起來,然后通過反復閱讀和使用例句來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形容言辭鋒利、辯論激烈的成語,如“舌戰群儒”、“辯駁如流”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們在辯論賽中的言辭詰詘聱牙,爭得非常激烈。
2. 初中生:這場辯論中,雙方的辯論水平很高,言辭詰詘聱牙,非常精彩。
3. 高中生:這兩位辯手的辯論水平很高,辯論過程中言辭詰詘聱牙,非常激烈。
4. 大學生:辯論比賽中,選手們的辯才都很強,言辭詰詘聱牙,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