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宮
基本解釋
(1).古代諸侯夫人之宮。《禮記·祭義》:“及大昕之朝,君皮弁素積,卜三宮之夫人、世婦之吉者,使入蠶于蠶室。” 鄭玄 注:“諸侯夫人三宮,半王后也。”《穀梁傳·桓公十四年》:“甸粟而納之三宮。” 范寧 注:“三宮,三夫人也。” 楊士勛 疏:“禮,王后六宮,諸侯夫人三宮也。故知三宮是三夫人宮也。”
(2).指后妃之宮。 唐 李憕 《奉和圣制從蓬萊向興慶閣道中應制》詩:“別館春還淑氣催,三宮路轉鳳凰臺。”
(3).謂天子、太后、皇后。《漢書·王嘉傳》:“自貢獻宗廟三宮,猶不至此。” 顏師古 注:“三宮,天子、太后、皇后也。” 清 方文 《宋遺民詠·汪大有》:“三宮既北遷,侍衛同驅馳。”
(4).謂明堂、辟雍、靈臺。《文選·張衡<東京賦>》:“乃營三宮,布教頒常。” 薛綜 注:“三宮,明堂、辟雍、靈臺。” 漢 李尤 《辟雍賦》:“太學既崇,三宮既章,靈臺司天,群曜彌光。” 唐 武則天 《明堂樂章·迎送王公》:“載延百辟,爰集三宮。”參見“ 三雍 ”。
(5).指紫微、太微、文昌三星座。《楚辭·遠游》“后文昌使掌行兮” 漢 王逸 注:“天有三宮,謂紫宮、太微、文昌也。” 唐 楊炯 《送劉校書從軍》詩:“天將下三宮,星門召五戎。”
(6).道教謂雙目為絳宮、兩耳為玉堂宮,鼻口為明堂宮。合稱“三宮”。 唐 呂巖 《別詩》之二:“三宮自有迴流法,萬物那無運用方。”《云笈七籤》卷八二:“遠世棄欲,息役沉光,滌清三宮,凝定九府。”
(7).道教指 西玄山 清靈宮 、 葛衍山 紫陽宮 、 郁絕根山 極真宮 。《云笈七籤》卷一○五:“三山有三府名曰三宮。 西玄山 為 清靈宮 , 葛衍山 為 紫陽宮 , 鬱絶根山 為 極真宮 。”
成語(Idiom):三宮
發音(Pronunciation):sān gō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皇帝的后宮,泛指宮廷內的女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三宮是指古代中國皇帝的三個主要宮殿,分別是皇后所住的皇宮、嬪妃所住的妃宮和貴妃所住的貴妃宮。這個成語泛指宮廷內的女子,也可以用來形容妻妾。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多用于文學作品、歷史故事和古代宮廷題材的影視作品中,用來描寫宮廷內的女子眾多、爭寵等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三宮的概念源于古代中國的宮廷制度。在古代,皇帝的后宮分為不同等級的宮殿,不同等級的女子住在不同的宮殿中。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學作品和歷史記載中。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三宮是一個名詞短語,由“三”和“宮”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她是皇帝的嬪妃,居住在三宮之中。
2. 古代宮廷中,三宮六院的女子爭寵非常激烈。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宮殿里有三個不同等級的女子居住,她們在宮廷中爭寵,形成了三宮的局面。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對中國古代宮廷制度感興趣,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歷史和文化知識。可以了解更多關于古代宮廷生活、后宮制度的相關書籍和資料。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我在游戲中扮演了一個皇帝,有很多妃子住在我的三宮之中。
2. 小學生:我讀了一本歷史書,里面說皇帝的三宮六院非常繁華。
3. 初中生:在古代的宮廷中,三宮的女子們爭奪皇帝的寵愛。
4. 高中生:古代的三宮制度反映了封建社會的男尊女卑觀念。
5. 大學生:我在文學作品中看到了關于三宮女子的描寫,感受到了古代宮廷的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