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信而有證(xìn ér yǒu zhèng)
發音(Pronunciation):xìn ér yǒu zhè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對某種言論或事情持有信任態度,并且有明確的證據或證明來支持。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信而有證是一個以信任和證據為核心的成語。它強調在對某種言論或事情進行評判時,應該基于信任,并且有明確的證據或證明來支持自己的觀點或判斷。這個成語表達了一個人應該具備客觀、理性和科學的態度,不能輕信謠言或沒有依據的言論。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信而有證這個成語常用于教育、法律、科學研究等領域。在教育中,老師可以用這個成語教導學生要有批判思維和求證精神;在法律中,律師可以用這個成語強調證據的重要性;在科學研究中,科學家可以用這個成語來強調科學實驗的結果和數據的可靠性。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僖公四年》中有一則故事,說的是齊國的公子重耳為了復國,派人到其他國家招攬援助。有一個國家的使者來到齊國,公子重耳非常歡迎并對他表示了信任,但是他要求使者提供證明他們國家的實力和意愿。使者聽后感到非常尷尬,因為他沒有任何證據可以證明他們國家的實力和意愿,只能無奈地離開了。從此以后,人們就用“信而有證”來形容這種信任態度。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信而有證是一個由四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信”表示信任,相信,相信的對象;“而”表示并且,連接兩個動作或狀態;“有”表示具有,擁有;“證”表示證據,證明。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做決定之前,我們應該先收集足夠的信息,確保信而有證。
2. 這份報告的結論是有根據的,我們可以信而有證地接受。
3. 老師教導我們要有求證精神,不要輕信沒有證據的言論。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成語的每個字的拼音首字母記下來,形成“xezy”這個詞組,然后將這個詞組與成語的意義聯系起來,例如“信任而有證據”。這樣,每次看到“xezy”這個詞組,就會自然而然地想到“信而有證”這個成語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如“有目共睹”、“心領神會”等,來豐富自己的漢語成語知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在做實驗時,總是會收集數據,這樣我就能信而有證地回答老師的問題。
2. 初中生:在寫作文時,我們應該多查閱資料,確保自己的觀點信而有證。
3. 高中生:在進行科學研究時,我們要嚴謹,確保實驗結果信而有證。
4. 大學生:在進行學術研究時,我們要注重數據的可靠性,確保研究成果信而有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