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杯水粒粟
發音(Pronunciation):bēi shuǐ lì s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數量極少,微不足道。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杯:杯子;水:水;粒:顆粒;粟:小米。杯水粒粟原指杯子里的水和小米的數量非常少,后來泛指事物數量極少,微不足道。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某事物的重要性、價值或數量非常少,微不足道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這個成語的故事源自于戰國時期的一位名叫孟子的思想家。孟子曾經被國君問到如何治理國家,他回答說:“國君可以像看待水杯中的水和盤子中的小米一樣,以民眾為重,多關注平民百姓的疾苦和需求。”從此,杯水粒粟成為了形容事物微不足道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杯水粒粟的結構為“名詞+名詞+名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貢獻只是杯水粒粟,對整個項目并沒有什么影響。
2. 這個問題在整個計劃中只是杯水粒粟,不值得過多關注。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成“杯子里的水和盤子里的小米”,形象地表示數量極少,微不足道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形容數量極少或微不足道的成語,如“九牛一毛”、“滄海一粟”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零花錢只有杯水粒粟,買不了什么東西。
2. 初中生:他的錯誤只是杯水粒粟,不應該被太過嚴厲地處罰。
3. 高中生:這個問題在整個課程中只是杯水粒粟,我們不需要花太多時間去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