祗候人
成語(Idiom):祗候人
發音(Pronunciation):zhī hòu ré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等待別人的人,形容被動等待、依賴他人的狀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祗候人是由“祗”和“候人”兩個詞組成的成語。“祗”是指等待的意思,“候人”是指等待他人。祗候人形容一個人只會被動地等待別人,沒有自己的主見和行動能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祗候人常用于貶義,用來形容某人缺乏主動性、被動地依賴他人,沒有自己的獨立思考和行動能力。可以用來批評那些總是依賴別人決策、行動的人,或者形容自己過于依賴他人而缺乏獨立能力的狀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祗候人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紅樓夢》一書中。在小說中,賈母對賈寶玉說:“你這孩子,就是個祗候人。”這句話形象地描繪了賈寶玉總是依賴他人,缺乏主動性的性格特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祗候人是由兩個詞組成的,分別是“祗”和“候人”。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從來不主動做決定,總是祗候人。
2. 他是個祗候人,什么都不敢主動去做。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賈寶玉在《紅樓夢》中的形象聯系起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賈寶玉總是被動地等待他人安排,成為一個祗候人。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更多與被動等待、缺乏主動性相關的成語,如“坐以待斃”、“墨守成規”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是個祗候人,上課從來不敢主動回答問題。
2. 初中生:我不想成為一個祗候人,要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夢想。
3. 高中生:他總是祗候人,從不主動參與班級活動。
4. 大學生:她是個祗候人,對自己的未來沒有明確的規劃和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