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唁
成語(Idiom):慶唁(qìng yàn)
發音(Pronunciation):qìng y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慶祝喜事和悼念喪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慶唁是由“慶”和“唁”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慶”表示慶祝、歡樂的意思,而“唁”表示悼念、哀悼的意思。慶唁的意思是既慶祝喜事,又悼念喪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慶唁常用于表達在喜事和悲事中同時存在的情況。比如,在喜慶的場合中,如果突然發生了悲劇,人們可以說“慶唁”,表示既慶祝喜事,又悼念喪事。這個成語也可以用于形容人們在喜悅和悲傷之間矛盾的心情。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慶唁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婚喪嫁娶習俗。在古代,人們在喜慶的場合中,如果突然發生了悲劇,比如婚禮上突然有人去世,人們就會同時進行慶祝和悼念的儀式,以表示對喜事和悲事的尊重和關懷。隨著時間的推移,慶唁逐漸演變成了一個成語,用于形容這種既慶祝喜事又悼念喪事的情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慶唁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其中“慶”是動詞,表示慶祝;“唁”是動詞,表示悼念。兩個動詞并列使用,表示同時進行慶祝和悼念的行為。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婚禮上突然發生了意外,大家既慶唁又慶祝。
2. 這次慶唁活動讓人們感受到了喜悅和悲傷的復雜情緒。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記憶慶唁這個成語。想象在一個喜慶的場合中,突然發生了悲劇,人們既慶祝又悼念,這種矛盾的場景很容易讓人記住慶唁這個詞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慶唁是一個反義詞,表示既慶祝又悼念。與之相對的成語是“慶賀”,表示只慶祝而不悼念。學習慶唁的同時,也可以學習慶賀這個成語,加深對兩個成語的理解和記憶。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今天是我的生日,但是我也要慶唁一下我的小狗去世了。
2. 初中生(13-15歲):明天是我高中畢業典禮,可我還要慶唁我的奶奶去世了。
3. 高中生(16-18歲):雖然我們考試取得了好成績,但是我們也要慶唁一下班級里的離世同學。
4. 大學生(19-22歲):我們要慶唁一下我們學校的籃球隊在全國比賽中失利了。
5. 成年人(23歲以上):公司今天舉行了年會,但是我們也要慶唁一下公司的創始人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