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道長論短
發音(Pronunciation):dào cháng lùn duǎ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言論短見,只看表面現象,不深思熟慮。形容人對事物的看法片面,缺乏全面的了解和思考。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道長論短是由“道長”和“論短”兩個詞組成的成語?!暗篱L”指的是道士,這里表示人們對道士的智慧抱有期望,希望其言論有見地。而“論短”則是指評判事物時只看表面現象,沒有深入思考。整個成語的意思就是人們對道士的言論抱有期望,但結果卻發現他們的見解狹隘,只看到事物的一面而不能全面地了解。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使用道長論短來形容那些只看到事物表面現象,缺乏全面思考的人。這個成語可以用于批評他人的片面觀點,也可以用于自我警示,提醒自己要避免只看到事物表面而不深入思考。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道長論短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明代馮夢龍的《警世通言》一書中。故事講述了一個道士自稱懂得一切,但實際上他只是看到事物的表面現象,而不深入思考。這個故事通過諷刺道士的狹隘觀點,告誡人們要避免只看到事物的一面而不全面思考。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謂語+賓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總是道長論短,對于任何事情都只看到一面。
2. 這個人思維狹隘,只會道長論短,缺乏全面的思考能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道長論短”這個成語與一個自負卻不懂事的道士形象聯系起來,想象他只看到事物的一面而不深入思考。這樣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和用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思考能力相關的成語,如“見多識廣”、“深思熟慮”等,來擴展對于思考和見解的認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小明只看到別人做錯的地方,從來不夸別人,真是道長論短。
2. 初中生:老師讓我們寫一篇關于環境保護的作文,有些同學只寫了一些表面現象,完全道長論短。
3. 高中生:這個辯論比賽中,有些選手只會道長論短,沒有深入分析問題的本質。
4. 大學生:在課堂上,我們應該尊重不同的觀點,而不是一味道長論短,否定他人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