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迕
成語(Idiom):觸迕(chù wěi)
發音(Pronunciation):chù wě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觸犯、冒犯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觸迕是一個形容詞,指冒犯、得罪、侵犯別人的感情或尊嚴。通常用來形容言行舉止不慎重,傷害他人感情或引起他人不滿的行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觸迕這個成語常用于描述言辭或行為不當,冒犯或傷害他人的行為。可以用來批評或警示那些不懂得尊重他人感情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觸迕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詩經·小雅·采薇》:“觸我金甌,薄言采薇。”金甌是一種貴重的容器,薄言采薇則表示言辭輕浮、不慎重。后來,觸迕逐漸演變成了形容冒犯、得罪他人的意思。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觸迕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別是“觸”和“迕”。其中,“觸”表示觸碰、碰觸,而“迕”表示冒犯、得罪。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無禮言辭觸迕了我,讓我感到非常不舒服。
2. 他的舉動觸迕了公司的規定,受到了嚴厲的批評。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觸碰”和“冒犯”相關的形象進行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比如,想象一個人不小心觸碰到了別人的敏感部位,引起了對方的不滿和憤怒,從而得到了觸迕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觸迕相關的成語,如“觸礁”、“觸目驚心”等,以擴大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捉弄觸迕了我的感情,我不想跟他玩了。
2. 初中生:她的嘲笑觸迕了我的自尊心,我感到非常受傷。
3. 高中生:他的無視觸迕了老師的權威,引起了班級的不滿和抗議。
4. 大學生:他的歧視言論觸迕了我對平等和尊重的信念,我堅決反對他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