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字簾
基本解釋
(1).丁字形的卷簾。 清 錢謙益 《留題秦淮丁家水閣》詩:“夕陽凝望春如水,丁字簾前是 六朝 。” 清 黃景仁 《步蟾宮》詞:“一層丁字簾兒底,只繡著花兒不理。”亦省作“ 丁字 ”、“ 丁簾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二五回:“帶三分暖收丁字,隔一重紗放午晴。” 劉國鈞 《月詞》之六:“偷向丁簾深處立,怕他花影妬腰支。”
(2).地名。在 南京市 利涉橋 畔。 明 末為妓女聚居的地方。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寄扇》:“ 桃根 桃葉 無人問, 丁字簾 前是斷橋。”
成語(Idiom):丁字簾
發音(Pronunciation):dīng zì li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站立時雙腿分開,像丁字形狀。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丁字簾是一個比喻,用來形容人站立時雙腿分得很開,就像丁字形狀一樣。通常用來形容人站立時姿勢不端正、不得體或不雅觀。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丁字簾一詞多用于形容人站立時姿勢不端正或不雅觀的情況。比如,當有人站立時雙腿分得很開,可以說他站得像個丁字簾。這個成語通常用于貶義,表示對人的不滿或嘲笑。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丁字簾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戲曲表演。在古代戲曲中,演員們需要表現不同角色的形象和性格特點。其中一個常見的角色形象是丁字簾,這個角色通常是一個滑稽可笑的人物,他的表演特點就是站立時雙腿分得很開,像個丁字形狀。后來,丁字簾這個形象就被引申為成語,用來形容人站立時姿勢不端正或不雅觀。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丁字簾是一個由三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定的順序要求。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站得像個丁字簾,真是丟人現眼。
2. 別站得像個丁字簾,要注意自己的形象。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個人站立時雙腿分得很開,形成一個丁字形狀,這樣就容易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戲曲表演和角色形象,了解更多有趣的成語和故事。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小明站得像個丁字簾,老師笑了。
2. 小學生:我看到一個人站得像個丁字簾,大家都在笑他。
3. 初中生:他站得像個丁字簾,真是丟人現眼。
4. 高中生:別站得像個丁字簾,要注意自己的形象。
5. 大學生:他的站姿像個丁字簾,讓人很難忍住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