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方
基本解釋
◎ 天方 Tiānfāng
[Arabia] 我國古時指阿拉伯
《天方夜譚》
英文翻譯
1.[舊] Arab countries
詳細解釋
原指伊斯蘭教發源地 麥加 ,后泛指 阿拉伯 。《明史·西域傳四·天方》:“ 天方 ,古 筠沖 地,一名 天堂 ,又曰 默伽 。”此指 麥加 。 清 劉智 《天方典禮釋要解·例言》:“是書皆 天方 之語,用漢譯成文。”此泛指 阿拉伯 。
成語(Idiom):天方(tiān fāng)
發音(Pronunciation):tiān fā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天方意為天上的方位,形容極遠的地方或極高的境界。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天方源自《莊子·逍遙游》:“天地之大也,人猶有所屬也;乾坤之隆也,人猶有所待也。故曰:天方何方,地方何方,人方何方?”意為天空有其方位,地面也有其方位,而人又有其方位。天方因此成為指代極遠的地方或極高的境界的成語。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天方常用于形容某個地方離自己很遠,或者某個事物的境界超出了常人的想象。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莊子的《逍遙游》。莊子在這篇文章中,借助逍遙游的形象,表達了人們對天地和自身位置的思考,從而引出了“天方”這個詞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天方由兩個字組成,分別是“天”和“方”。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我們的目標是要把科技發展推向天方。
2. 這個故事發生在一個偏遠的山村,離現代文明有著天方之距。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天方”與“天空的方位”聯系起來,想象自己站在地面上,仰望天空,感受天方的遙遠和高遠。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莊子的《逍遙游》,了解莊子的思想和哲學觀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想去天方看看,看看天上的星星有多亮。
2. 初中生:他的夢想是成為一名宇航員,飛向天方。
3. 高中生:這部小說的故事發生在一個離現實世界很遠的天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