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盾
基本解釋
古官名。即中允。《漢書·敘傳上》:“ 成帝 季年,立 定陶王 為太子,數遣中盾請問近臣。” 顏師古 注:“盾讀曰允。《百官表》云:‘詹事之屬官也。’《漢舊儀》云:‘秩四百石,主徼廵宮中。’”參見“ 中允 ”。
成語(Idiom):中盾
發音(Pronunciation):zhōng dù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中盾指的是在沖突或爭議中起中間調解作用的人或事物,也可以指在團體中起平衡作用的人或事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中盾是由“中”和“盾”兩個字組成的成語。中表示中間、居中的位置,盾表示盾牌,意味著保護和防御。中盾的含義是指在紛爭中扮演中間人的角色,起到調解、平衡的作用,保護各方利益。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中盾這個成語可以用于形容在各種爭議、沖突、紛爭的場合中,起到調和、協調、平衡的作用的人或事物。例如,在家庭糾紛中,一個公正、中立的法官可以被形容為“中盾”。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中盾的具體故事起源并不清楚,但這個成語的形象比喻源自古代戰爭中的盾牌。在古代戰爭中,盾牌是軍隊的重要防御工具,保護士兵免受敵人的攻擊。中盾的意象就是一個中間站立的盾牌,中間人的角色類似于盾牌,保護各方利益,起到平衡的作用。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中盾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結構簡單明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這場爭論中,他充當了一個中盾的角色,調解了雙方的矛盾。
2. 作為班級的班長,她經常扮演中盾的角色,幫助同學們解決問題。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中盾”這個成語與盾牌的形象聯系起來,想象一個中間站立的盾牌,保護各方利益,起到平衡的作用。可以通過多次閱讀和使用這個成語來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中盾相關的成語,例如“中庸”、“中立”等,以及它們的含義和用法。可以通過閱讀相關的文章、書籍或參加語言學習班來擴展對中盾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是我們班級的中盾,經常幫助我們解決問題。
2. 初中生:在班級的競選中,他被選為中盾,負責調解同學們之間的矛盾。
3. 高中生:作為學生會的主席,她充當了一個中盾的角色,協調了各個部門之間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