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馬不被兩鞍
基本解釋
喻一女不嫁二夫?!对贰ち信畟鳌ひ率稀罚骸笆窍?, 衣氏 具鷄黍祭其夫,家之所有悉散之鄰里及同居 王媼 ,曰:‘吾聞一馬不被兩鞍,吾夫既死,與之同棺共穴可也?!?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五本第三折:“道不得一馬不跨雙鞍,可怎生父在時,曾許了我,父喪之后,母到悔親,這箇道理那里有?” 元 岳伯川 《鐵拐李》第二折:“我一馬不鞁兩鞍,雙輪不碾四轍,守著 福童 孩兒,直到老死也不嫁人?!?/p>
成語(Idiom):一馬不被兩鞍
發音(Pronunciation):yī mǎ bù bèi liǎng sā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比喻一個人不能同時侍奉兩個主人,也指一個人不能同時追求兩個目標。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這個成語的字面意思是“一匹馬不能被兩個鞍具所承載”。在古代,馬匹是一種重要的交通工具,鞍具是用來裝備在馬背上的裝備。這個成語的意義是比喻一個人不能同時侍奉兩個主人或同時追求兩個目標。如果一個人在兩個不同的團體、組織或者個人之間搖擺不定,沒有明確的立場或者目標,就像一匹馬被兩個鞍具所承載,最終會導致自己失去信任和支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一個人在兩個不同的團體、組織或者個人之間猶豫不決,不敢明確立場或者追求兩個目標的情況。也可以用來勸告人們要有明確的立場和目標,不能同事追求兩個不同的事物。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一個寓言故事。相傳,有一個人騎著一匹馬,同時被兩個鞍具承載著。這個人為了不得罪兩個主人,就一直搖擺不定,結果最終導致馬摔倒了,人也受傷了。這個故事通過形象的比喻,告訴人們不能同時侍奉兩個主人或者追求兩個目標。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這個成語的結構是“一馬不被兩鞍”,由五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兩個公司之間游走,一馬不被兩鞍,最后兩個公司都對他失去了信任。
2. 你要明確自己的目標,不能一馬不被兩鞍,否則會陷入困境。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騎在一匹馬上,同時被兩個鞍具承載著,但是馬卻搖擺不定,最終導致人和馬都受傷了。這個形象的場景可以幫助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如“左右為難”、“搖擺不定”等。同時也可以了解中國古代的馬匹文化和馬具的使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在學習和玩耍之間找到平衡,不能一馬不被兩鞍。
2. 初中生:有些同學在學校和補習班之間猶豫不決,一馬不被兩鞍,最后學習成績都下降了。
3. 高中生:我要在學業和社交之間找到平衡,不能一馬不被兩鞍。
4. 大學生:我要在實習和學業之間找到平衡,不能一馬不被兩鞍。
5. 成年人:工作和家庭是我兩個重要的鞍具,我要努力找到平衡,不能一馬不被兩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