嫠節
成語(Idiom):嫠節(lí jié)
發音(Pronunciation):lí ji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寡婦守節不改嫁的品德和行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嫠節是由“嫠”和“節”組成的成語?!版恕敝傅氖枪褘D,指丈夫去世后,寡婦守節不改嫁的行為?!肮潯敝傅氖亲袷氐赖聹蕜t和守住自己的節操。嫠節這個成語形容寡婦在丈夫去世后堅守節操,不再嫁人,表現出高尚的品德和忠誠的情感。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嫠節一詞常用于贊美和稱贊那些守節不改嫁的寡婦,形容她們的高尚品德和忠貞不渝的愛情。也可以用來形容其他人在困境中堅守自己的原則和價值觀。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嫠節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一位寡婦。相傳,在春秋時期,魯國有一位名叫孟母的寡婦,她的丈夫在戰爭中犧牲了,但她始終守身如玉,不再嫁人。她為了培養孩子,常常坐在家門口織布,以此來表達對丈夫的思念和對孩子的教育。她的堅貞和母愛感動了很多人,成為了后來“嫠節”的代表。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嫠節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嫠”和“節”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她守著嫠節,不再嫁人。
2. 她的嫠節感動了周圍的人。
3. 嫠節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體現。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把“嫠節”與“寡婦守節不改嫁”聯系起來記憶,也可以通過繪制寡婦守節的形象來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傳統文化中對于婦女地位和價值觀的影響,以及其他相關的成語和故事。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奶奶告訴我,嫠節是一種美德,我們要學會堅守自己的原則。
2. 初中生: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嫠節不僅僅是寡婦的專利,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嫠節。
3. 高中生:她的嫠節讓人感到敬佩,她堅守自己的原則,不受外界誘惑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