剽俗
成語(Idiom):剽俗 (piāo sú)
發音(Pronunciation):piāo s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文化水平低下,言行粗俗,不講禮貌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剽俗一詞由“剽”和“俗”兩個字組成。剽指模仿、抄襲,俗指庸俗、粗俗。剽俗這個成語形容一個人的言行舉止模仿別人,沒有自己的風格,同時又缺乏文化修養和禮貌。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剽俗一詞常用于批評那些言談舉止粗俗、缺乏修養的人。可以用來描述那些模仿別人、沒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剽俗一詞最早出現在明代文學家馮夢龍的《警世通言》中。故事中有一個人模仿別人的行為舉止,被人們稱為“剽俗”。這個成語便由此而來。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剽俗是一個形容詞+形容詞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言談舉止十分剽俗,完全沒有紳士風度。
2. 這個節目內容太剽俗了,沒有文化內涵。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在模仿別人的行為舉止時,被人們指責為剽俗。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想了解更多有關成語的信息,可以查閱相關的成語詞典或者參考相關的學習資料。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舉止很剽俗,老師批評了他。
2. 初中生:這個電視節目太剽俗了,我不喜歡看。
3. 高中生:他的言行舉止很剽俗,沒有教養。
4. 大學生:我們應該遠離那些剽俗的人,保持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