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星
基本解釋
謂月球視運動進入箕、畢二星的天區。《書·洪范》:“月之從星,則以風雨。” 周秉鈞 《尚書易解》卷三:“ 郭嵩燾 《史記札記》卷四曰:‘月入箕則風,入畢則雨,風雨者,天之所以發生萬物也。而月從星之好以施行之。以喻宣導百姓之欲以達之君。《孔傳》以為政教失常以從民欲,大失經旨。’按 郭 説極是,此喻群臣之從民欲,當潤澤斯民。” 南朝 宋 謝莊 《月賦》:“順辰通燭,從星澤風。” 唐 劉禹錫 《和崔舍人玩月》詩:“從星變風雨,順日助陶甄。”
成語(Idiom):從星
發音(Pronunciation):cóng xī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離開原本的位置或狀態,轉而追隨他人行動或意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從星這個成語的意思是離開原本的位置或狀態,轉而追隨他人行動或意見。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某人放棄個人獨立思考,盲目追隨他人的行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從星這個成語常常用來批評那些缺乏獨立思考能力,盲目追隨他人的人。它可以用于諷刺和批評社會中存在的盲從現象,也可以用來提醒人們要保持獨立思考和判斷能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從星這個成語源自于中國古代的一個寓言故事。故事講述了一只鳥從自己的巢穴上飛下來,跟隨另一只鳥飛行。這只從巢穴上飛下來的鳥失去了自己的獨立性,完全依賴另一只鳥,因此被人們用來形容盲目追隨他人的行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從星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第一個字“從”表示跟隨,第二個字“星”表示星星。整個成語的意思是跟隨他人,就像星星跟隨著月亮一樣。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從星,沒有自己的主見。
2. 這些學生都是從星,沒有自己的想法。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星星和月亮的關系進行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星星代表跟隨者,而月亮代表引導者。想象星星跟隨著月亮的軌跡,就能記住從星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想要更深入地學習中國成語,可以閱讀相關的成語故事和典故,了解它們的起源和用法。此外,還可以通過參加成語比賽或研究成語詞典來增加對成語的理解和運用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要有自己的主見,不要成為從星的人。
2. 初中生:他們只是從星,沒有自己的想法。
3. 高中生:不要追隨他人,要保持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不要成為從星的人。
希望這個學習指南能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運用“從星”這個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