獷惡
成語(Idiom):獷惡 (guāng è)
發音(Pronunciation):guāng 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行為兇惡兇狠、殘暴惡劣。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獷惡意為兇惡殘暴的行為,形容人的品行極端惡劣,行為兇狠冷酷,沒有人情味。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犯罪分子、惡人、殘暴的人或行為。可以用來批評那些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不顧他人利益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莊子·逍遙游》中有一則寓言故事,講述了一個君王養了一只兇惡的犬。這只犬平日里兇狠殘暴,君王非常喜歡它。后來,君王請來了一位智者,智者告訴君王,這只犬的兇惡品性會給君王帶來不幸。君王對智者不以為然,繼續縱容犬的兇惡行為。最終,這只犬咬死了君王的兒子,君王才悔恨不已。這個故事告訴人們,兇惡的行為最終會給自己帶來災禍。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獷惡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獷和惡分別表示兇惡和惡劣。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那個殺人犯獷惡至極,不得人心。
2. 這個惡棍的獷惡行為引起了社會的公憤。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兇惡的人在行兇之后露出惡劣的笑容,形象地表示獷惡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獷惡相關的成語,如犬儒、惡貫滿盈等,可以進一步豐富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那個壞人對小動物獷惡至極,我們要保護它們。
2. 初中生:這個惡棍的獷惡行為給社會帶來了很多不安。
3. 高中生:那個兇手的獷惡行為令人發指,應該受到嚴懲。
4. 大學生:獷惡的人往往會遭到社會的唾棄和譴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