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律草
成語(Idiom):劫律草 (jié lǜ cǎo)
發音(Pronunciation):jié lǜ cǎ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劫律草是指那些違反法律、規章制度的人,在得不到應有懲罰時,卻享受了不應有的好處。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劫律草這個成語比喻那些逃避懲罰、違法亂紀的人卻得到了不應有的好處。它強調了違法者逃脫了應有的懲罰,而且還享受到了不應有的利益。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那些明顯違法亂紀,卻因各種原因而逃脫了懲罰的人。可以用于批評社會不公、揭露不法行為等場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劫律草這個成語出自《淮南子·人間訓》。淮南子是中國古代一部綜合性哲學著作,其中的《人間訓》部分記載了很多關于人類行為道德的故事和訓誡。其中有一則故事中,有一種草叫做劫律草,它的特點是違反了自然規律,卻能逃脫懲罰,所以被用來比喻那些逃避法律懲罰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劫律草是一個形容詞短語成語,由“劫律”和“草”兩個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些貪官污吏就像劫律草一樣,明明犯了法,卻能逍遙法外。
2. 這個公司老板就是劫律草,明明欠了那么多員工工資,卻一直沒有受到懲罰。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劫律草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片綠草地上,長滿了劫律草,這些草是不受懲罰的,而且還能享受到陽光和雨水的滋潤。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淮南子這部著作,以及其中的其他故事和訓誡。同時,也可以學習其他相關的成語,比如“作惡多端”、“罪有應得”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這個欺負同學的人就像劫律草一樣,老師從來沒有懲罰過他。
2. 初中生(13-15歲):那些拿著假證書上大學的人就是劫律草,他們逃過了高考的懲罰。
3. 高中生(16-18歲):政府官員貪污受賄卻逍遙法外,他們就是現實生活中的劫律草。
4. 大學生(19-22歲):這個公司老板明明違法欠了員工工資,卻一直沒有受到懲罰,真是劫律草一樣的存在。